以前我從不覺得說話是件麻煩的事。

但最近卻愈來愈力不從心......


感覺是我自己造成的,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。

 

我發現我無法完整地將我想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
總是期望別人可以懂
但結果總是令我失望,也讓別人覺得我莫名奇妙。

明明我說的話並不是那個意思,也有可能至少不是針對那個意思。
例如一句話中有AB兩個主角,但只有一個動作
我會把AB兩主角跟動作混合一起講
我想表達的是,A會做動作,而B則是*&&%*%
別人總會理解成,B做動作,而A&(&(**_)


我知道這是我把三者混在一起講的錯誤
但當下我腦袋中只能想出這樣的講法
如果能再讓我想想,大概就會比較好了
但...在聊天時,誰會給你思考的時間?

---

亦或是你在思考時,別人就會覺得....你在幹嘛?怎麼不一次說完?
當我還在想需不需要叫別人幫我買東西時
在思考這種情形下我有沒有叫別人幫我買東西的必要時
其他人大概就會不耐煩了:「要就要,說要了就馬上說需要什麼啊。」

我張開口卻無法說出任何話,只覺得很失敗。

 

---

有時在說話時,在說比較難啟齒的話時
我總會支支吾吾,因為心裡沒個譜
不知道要怎麼說才可以盡量降低那人的不悅
結果,支吾又閃躲的說話方式反而更火上加油......


媽:「聽說你端午節不回家啊。」
我:「嗯、對啊...就是...因為報告堆在一起很多...而且又訂不到票了...」
媽:「坐高鐵啊。」
我:「這樣...我覺得太貴了....不想要讓你花那麼多錢...」
媽:「你去看演唱會就不會覺得花太多錢?演唱會不貴,買票回家就嫌貴了?」
我:「......其實也是因為有點懶...」
媽:「你直接說你不想回家就好了啊。」
我:「不想回家不是唯一的原因哪......」
接著我在心裡嘆了一口氣,很後悔...
如果我一開始不找些像藉口的瑣碎原因,直接說我是因為連續北上兩個禮拜太累
不想第三個禮拜上去,這樣是不是會比較好?

這通家電到最後也是不歡而散
媽媽沒說掰掰就掛電話......
......我知道這是她表達不悅的方式。

可我最終還是沒有打算回家。

--

如果是因為身分上(例如社團社長或是工作上的值班)的發言,我自認會對這些話付出責任,
就算被噹,只要那些噹人的話是有理的,我怎麼樣也會接受
因為深思熟慮過後所說出來的話再被反駁,那就是真的自己想得不周到,
而相反的,如果噹你的話不被你自己所認同的時候,
這些話對你來說根本也不具任何意義

但在普通聊天時
有時候感覺大家說話都要爭個高下的感覺......
挑語病、分析你的話、讓別人的思考得跟自己一樣....
在這些過程當中,摩擦就是這樣來的..

聊天不就是要不經大腦的閒話家常嗎?

以前都顫顫驚驚的,只挑安全的話說
現在的我已經無法挑話說了
所以毛病也多了嗎?
愈來愈不會說話了,表達自己真正想法容易碰壁
挑話說我已經不會了...



心裡感覺疲累,低潮期到了嗎?
到了三年級才深深體驗到這些問題

世界上想不通的事太多了,我只好默默地等低潮期過去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